無論級別高低,所有潛水愛好者都曾在水下經歷過不同程度的緊迫情境。這些情況可能從因潛水過程中的變化而產生的輕微焦慮,到嚴重時的恐慌發作

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每位潛水員的心理素質——面對潛水時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每個人表現出的反應強度各不相同。

西班牙的潜水体验

休閒潛水中的情緒反應

人們從事休閒潛水的動機多元:體驗新奇感受、追求冒險、親身感受媒體中的海底世界、探索全新視角等。

如今參與這項運動門檻低,體能要求不高。然而,面對水下挑戰時的心理反應難以預測,個體因性格差異會對突發狀況產生不同應對,有時甚至與預期表現大相逕庭。

近年來,潛水心理因素作為事故主因日益受重視。人為失誤遠超裝備故障,其中最常見的是因體力透支導致的完全失控。
 

壓力源解析

我們將壓力定義為人與環境間的適應失衡。可能源於「質性超載」(個人缺乏應對情境的技能或知識),或「量性超載」(情境規模或時間壓力超出處理能力)。

 阿利坎特的潜水体验


潛水員面對內外失衡時的反應通常由以下因素觸發:

  • 環境因素:海洋生物、海況、水壓效應、失溫等
  • 人機工程:潛水服不適、裝備操作生疏、呼吸氣體配比不當等
  • 體能負荷:過度體力消耗
  • 身心交互:感官刺激減弱

這些壓力源對所有人皆存在。當心理負荷超越環境客觀條件時,可能對潛水員安全構成實質威脅。

無論刺激是否具傷害性,只要被感知為挫敗或危險,即可能成為事故潛在成因。

潛水壓力下會出現兩種行為模式:解決問題導向與自我保護導向。若壓力持續,危險感知加劇,行動將從解決問題完全轉向自保。

繼而出現耗竭狀態,產生無助感並迅速喪失問題應對能力。
 

恐慌發作(急性焦慮症)

恐慌是種突發、強烈且非理性的極端恐懼,會使人完全喪失自控力。恐懼實為進化遺產,是生物避險求生的本能(人類存續正因祖先懂得適時恐懼與逃離)。

 瓦伦西亚的潜水体验


任何陌生、突發或需劇烈體能的情境皆可能引發恐慌,後果取決於潛水員與搭檔能否重掌局勢。

常見誘發情境包括:

  • 裝備問題:面鏡/調節器脫落進水、氣源不足、負浮力等
  • 危險海洋生物接觸或傷害
  • 能見度低下、洋流、纏繞網具、體力透支、失溫或與潛伴失散

恐慌的生理併發症包含:腎上腺素激增、心搏過速、血壓升高、心輸出量增加及導致呼吸效率降低的過度換氣。

此時需快速冷靜,評估應對方案。伴隨症狀還可能出現口乾、頭痛、體感異常(忽冷忽熱)、暈眩等生理認知徵兆。

預防措施

因其突發特性,預防重在平時訓練。潛水課程中應反覆演練應對技巧,強調自控力、體能準備及「潛伴即生命」的核心理念。

雖教材較少深入探討恐慌議題,但須認知自己或潛伴都可能遭遇此況。

 阿斯图里亚斯的潜水优惠


應急處置要點:

  • 呼吸控制:調整節奏,深長吸吐。可靜止於海底(或抓握岩石),閉眼專注呼吸以降低亢奮狀態
  • 情境再評估:尋求解決方案或安全中止潛水
  • 潛伴支援:對視並抓握其BC肩帶安撫,多數情況只要感知「並非獨處」即可緩解。極端時若無需減壓停留,可執行可控上升(嚴禁失控上浮),注意保持呼氣。出水後立即建立正浮力

總歸:停頓→呼吸→思考→行動。若需救援潛伴,務必遵循水下程序確保上升安全。多數人視休閒潛水為現代生活的減壓良方,盡情享受吧!

進階知識:潛水救援技術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