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這艘沉船相對年輕,於1983年4月19日在埃及紅海水域沉沒,雖然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但這絲毫不減其水下魅力。

Giannis D號前身為Markos號,是一艘長99米、重3,500噸的貨輪。懸掛希臘國旗,隸屬Danae公司,最後航程計劃從克羅埃西亞里耶卡港(前南斯拉夫)駛往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之後載運木材繼續前往葉門。


Giannis D


貨輪順利穿越亞得里亞海,經地中海進入埃及水域準備通過蘇伊士運河。當時因阿以衝突加劇,通關檢查比往常更為繁瑣——當局需嚴查貨艙是否走私軍火。這些程序使Giannis D號的航程延誤,意外延長了船舶壽命。

沉沒時刻

終於獲准通行後,船長格外謹慎。蘇伊士灣這片水域暗藏珊瑚礁群,隨時可能撕裂船體。憑藉高層船員經驗,他們平安航行。就在眾人鬆懈之際(傳聞船長因醉酒入睡),卻忽略了最後險關——位於Gobal海峽出口、Shadwan島以北兩海里的Sha´b Abu Nuhas珊瑚台地,這裡已吞噬過七艘迷航船隻。


 在沉船中潜水


全速運轉的引擎無力回天,當發現時已太遲——船體西北端猛撞礁石。1983年4月19日,貨輪迅速進水沉沒,全體船員被埃及拖船救起送往Santa Fe鑽井平台。如今這艘船靜臥於水下28米處。

沉船潛水體驗

Giannis D號潛水難度適中,加上其獨特的水下光影條件,堪稱水下攝影愛好者的全球頂級沉船潛點,必將帶來難忘體驗。

沉船斷裂成三部分平行礁石分布:上層結構距水面4-15米,甲板位於15-20米,沙質海床深度28米。

精確座標北緯27°38′10″ 東經34°07′30″(GPS)。目前該沉船潛水無任何限制。

船首靠近礁石區(約18米深),可看到錨鏈垂掛珊瑚上。船體傾斜,螺旋槳沉在30米深處。整體保存良好,損毀最嚴重的中段貨艙現已扭曲成金屬堆,卻成為石斑魚與獅子魚等海洋生物的聚集地,鋼結構表面覆蓋著石珊瑚與軟珊瑚。



 探索沉船的各种旅行



最值得探索的是船尾——巨大的駕駛橋樓與煙囪矗立。可輕鬆進入此區域及機艙內部。導航設備多已被取走,通透的駕駛室一覽無遺。

沉船內部因船尾向左舷傾斜逾45°,極易迷失方向,需依靠儀錶與氣泡判斷升降。錯綜的樓梯與通道值得攜帶潛水燈深入探索,但務必記住出口位置。



 有趣,对吧?



推薦潛水路線

若專注探索Giannis D號,建議從最深最精彩的船尾開始(通常會耗費較長時間)。多數潛水船會停泊在距水面約5米的駕駛台上方,從船首下方清晰可見。沿錨繩下潛至駕駛台,由此進入機艙、煙囪、尾甲板及螺旋槳區域。上層結構間的光影交錯令人驚嘆。

接著沿右舷向貨艙區前進,別忘仰望藍色水域——經常有遠洋魚類掠過。繼續前往船首參觀巨錨後,可選擇沿礁石上浮或順錨繩返回。此路線便於必要時做安全停留。



沉没的宝藏



Abu Nuhas其他著名沉船

這個扼守Gobal海峽的險要航道共沉沒七艘船隻。除Giannis D號外,最值得探訪的還有Carnatic號(1869年沉沒的英式帆蒸汽貨輪,載有數千瓶葡萄酒與蘇打水)及Chrisoula K號(沉在礁盤另一端,保存狀況較差)。

這些沉船的故事,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