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自行車和騎行是極富魅力的戶外冒險活動,不僅吸引眾多冒險愛好者,如今更成為人們經濟環保的通勤選擇。一般來說,騎車不算高風險運動,但危險程度取決於騎行環境——鄉間小路與崎嶇山地截然不同,就像在村莊騎行有別於倫敦街頭!為安全起見,隨時保持警覺、穿著得當才是明智之舉。
除了摔車或道路騎行時可能遭遇車輛碰撞,這兩者通常是自行車受傷的主因。只要謹慎行事,做好預防措施便能大幅降低風險。以下是給騎行新手的實用建議:

自行車基礎知識
新手與進階山地車手最常見的傷患是會陰部摩擦座墊導致的疼痛。選擇不過寬的座墊可避免此問題(女性較不易受影響)。騎行褲應在摩擦部位加強護墊,長途騎行時也可選用矽膠座墊套作為防護。
長時間山地騎行可能引發消化不適,因騎姿不利於消化。建議飯後兩小時再開始騎行。

無論地形或距離,務必佩戴安全帽——這個老生常談卻常被忽略的細節,關鍵時刻能救命或避免不可逆的傷害。選購時應注重高品質,確保堅固耐衝擊。
握持把手時需穩固但不過度施力。防滑減震的專業手套能有效避免水泡與摩擦傷。
山地車裝備中,專用騎行鞋能扣緊踏板,提升踩踏效率並防止足弓疼痛。

最佳騎行實踐
自行車尺寸(無論車型)必須符合騎者身材。正確調整把手與座墊高度可避免背部、膝蓋、手臂或頸部受傷。座墊高度應使踏板最低時膝蓋微彎。
最後,交通騎行規則:自行車屬於道路車輛,應與汽車同向行駛,轉彎時打手勢,並嚴格遵守速限(特別是學校等減速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