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潛水流動?
海流是海洋物理現象的核心要素,影響著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這些由多重因素形成的「水下河流」能淨化水域、輸送氧氣與養分,遍布全球海域。任何微小的溫度變化、洋流或潮汐改變,都將直接影響周邊水域及陸地的生態特性。

受地球自轉與大氣運動影響,全球海域幾乎都存在海流。不過沿岸地區的海流通常屬暫時性,受潮汐變化、沿岸風向等臨時因素影響。建議先閱讀這篇岸潛注意事項。
海流類型多元,包含湧浪、表層流、垂直流及潮汐流等。以下我們將提供實用技巧,助您安全克服各類海流挑戰。
如何「駕馭」海流享受潛水
要享受順流潛水的樂趣,關鍵在於規劃單向潛水路線——只需順流而行,無需折返起始點。
團隊行動原則
這雖是基本準則,卻是海流安全的核心要素。必須保持團隊可視範圍與定位,下水前應由領隊評估海況。此類潛水適合探索廣域礁壁、穿越島嶼間水道或海峽等場景。
以垂直流為例,這類海流可能將您急速帶向深處或推升水面。常見的應對方式是順勢而為——當感覺流速減弱時,再橫向脫離流區。
避免使用水下攝影設備
在強流中難以停駐拍攝,高速移動也影響成像品質。且這些裝備會增加水中阻力,造成額外體力消耗。嚴禁進行減壓停留
漂流潛水中實施減壓停留極具風險,因在開放水域懸停十分困難。有時船長會謹慎下錨,讓潛水者能抓握錨繩進行減壓,但需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術。
若必須減壓,應使用減壓浮標標示位置,並預先練習操作技巧,避免繩索纏繞。
完善裝備與預案準備
確保裝備牢固是基本要求,浮力袋與潮汐錶不可或缺。觀察海洋生物行為能幫助判斷下方海流類型。另須預設兩個出水點,以應對不同流況變化。預留潛水計劃書
下水前應製作簡要潛水路線圖標註預定路徑與應變方案。若發生意外,岸上人員可據此提供搜救隊關鍵資訊。
最重要原則:保持放鬆,全心享受。恐懼會破壞水下寧靜時刻的美好體驗。
請記住:「潛水時,所有壓力都神奇地留在了水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