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潛水已經是一項迷人的運動,那麼當你得知這項冒險運動還能更進一步——讓你在完全超乎想像的環境中體驗潛水時,又會作何感想?沒錯,就是在厚厚的冰層之下。 

極限活動的魅力與感官衝擊


深秋時節,隨著氣溫下降,山巔開始披上皚皚白雪,而那些被稱為「高山冰斗湖」的湖泊,其清澈的水面也進入一年一度的封凍週期。此時正是準備潛水裝備的絕佳時機,迎接冬季最震撼人心的體驗之一:潛入冰斗湖的幽暗深處。

冰下潜水


冰下潛水是一項在極端嚴酷環境中進行的極限運動,需要充分的技術與體能準備,但作為回報,這項活動將帶來無與倫比的體驗,讓你的腎上腺素飆升。

這裡有強烈的視覺對比(冰層頂部的透光與深處的黑暗)、休眠中的水生生物(兩棲類、魚類、甲殼動物、水生植物等),總之,這種潛水模式將帶來一連串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儘管有諸多因素將其推向人類耐受的極限(低溫、高海拔、體能消耗、高海拔潛水可能引發的減壓症等),但透過充分的資訊掌握周密規劃專業裝備,這些風險都能被有效控制

當你決心要潛入高山冰湖的刺骨水域,進入厚度可能介於20公分到1.5公尺之間的冰層下方時(具體取決於內外溫差、海拔等因素),務必要嚴謹規劃整個探險過程,嚴格執行以下不可省略的步驟,才能為這次潛水留下難忘而美好的回憶
 

事前規劃

氣象資訊

最重要的是提前且準確掌握當地天氣狀況。為此,我們需要查閱氣象預報地方新聞,了解計劃潛水當天可能的天氣變化。熟悉高山氣候特性將是本次冒險成功的關鍵基礎。若出現雪崩風險、極低溫、冰層過厚、暴風雪等情況,必須立即取消潛水活動

同時需確認確切海拔高度大氣壓力,以便必要時計算減壓參數。這需要藉助減壓表或潛水電腦錶來完成。 

專業導潛

關鍵注意事項:冰下潛水必須由持有認證資格專業教練陪同進行,他們能為潛水提供安全保障。冰潛教練具備分析冰層條件的專業能力,這對水下導航和應對突發狀況至關重要。強烈反對在沒有專家指導的情況下自行嘗試冰潛

其特點在於需提前精確掌握當地氣象狀態。我們將查閱氣象預報地方新聞,了解潛水當日可能的天候變化。對高山氣候的充分認識是冒險成功的基礎。

 三角形入口


潛水前的現場準備流程

冰斗湖冰層現場評估

需分析湖面冰層厚度以判斷其承重能力。當冰層較薄時(約5公分),建議從岸邊入水(該處冰層較不易凍結)。若厚度接近10公分,則需密切關注外部溫度(零下溫度有利冰層穩定,高於零度可能導致表面融化)。20公分左右的厚度最適合進行潛水活動,便於在入水口附近部署器材與人員。建議為破冰人員繫上安全繩以確保安全。

安全繩固定

需在近岸處將繩索固定在樹木或岩石上。若不可行,則改用冰釘固定於遠離潛水點的位置。此繩索用於引導接近入水口,並協助潛水員返回岸邊,同時也是安全捲繩的固定點。

 冰下潜水员


入水口與出水口開鑿

應切割成三角形或矩形禁止採用方形或圓形。前兩種形狀能讓潛水員更便於支撐進出。根據冰層厚度,可選用專用冰鋸(薄冰層)或動力冰鑽(厚冰層)進行開鑿。

團隊編制

建議潛水團隊最多由三名潛水員一名水面支援員組成,後者負責操控連接水下潛水員導引繩捲軸。另需配置應變小組,隨時準備應對水面支援員通報的突發狀況——因為只有他能透過信號系統與水下人員保持聯繫。

安全警戒圈設置

以入水口為中心劃定半徑15公尺的範圍。此安全距離可避免冰層承受過重導致破裂風險。所有在冰面上的支援人員都必須全程穿著完整潛水裝備,以應對冰面意外破裂的情況。

 矩形入口


裝備清單

雙閥門氣瓶 與 雙調節器

需採用隔絕外部環境的高壓氣室設計,膜片式調節器能滿足此需求。部分型號會在氣室內注入 凝固點低於水溫的特殊油脂,防止機制凍結失效。這類調節器能大幅降低因環境溫度導致內部結冰的風險(結冰可能造成持續漏氣)。建議出水後立即停止使用調節器呼吸,避免結冰影響性能。

乾式防寒衣與手套

由於水下溫度通常維持在1°C至3°C,而水面溫度往往低於零度防寒衣必須完全防水預防失溫症。同時,手套需兼具防護性靈活性,不能影響觸覺或手部血液循環,以確保操作能力。 

 冰下潜水员


導引繩與捲軸

如前所述,由水面支援員操控,潛水員需用快扣鉤連接。由於入水口是唯一出口,必須全程保持連接。此外,每位潛水員應攜帶50公尺長的備用繩,並用快扣鉤連接至教練攜帶的主繩

潛水電腦錶與水下照明 

需特別注意這屬於高海拔潛水,殘餘氮氣參數(若身體未適應海拔,例如應提前一至數日抵達潛點)會使本次潛水被視為重複潛水,因此必須使用潛水電腦錶監控。

水下照明燈通常安置在冰層下方,特別是當外部有積雪時,能見度會急劇下降,必須依賴人工光源。也可使用化學螢光棒,如同夜潛時那樣標示潛水員位置

其他裝備與常規開放水域潛水所用器材類似。

 潜水结束

潛水執行


絕對不可超過30分鐘的潛水時間。必須全程監控下潛深度與上升速度(建議維持每分鐘9公尺)。無論如何都應進行3公尺安全停留(實際深度需根據海拔調整)。潛水後嚴禁立即前往更高海拔地區

冰潛實用建議

  • 搭建防風更衣帳,這能在寒風中幫助保持體溫
  • 水面活動時佩戴雪鏡,避免冰雪反射光導致結膜炎或眼睛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