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運動季節來臨!提到滑雪、雪板與滑雪板固定器時,「彈性」或「浮動」這些術語可能耳熟能詳,但我們真的了解其確切含義嗎?可以確定地說,大多數人並不清楚。本文旨在揭示滑雪板固定器的「浮動」技術,並介紹市場上一些頂尖產品。
傳統滑雪板固定器的問題
當初設計雪板時,人們假設被固定器束縛的雪板中部會因與滑雪靴相互作用而保持相對剛性,缺乏靈活性。
這點透過想像雪板本身便不難理解。當雪板未使用時,前後端距離等同靴長;但若將雪板彎成半圓形,固定器下方的部分會縮短。因此滑雪時,這部分被靴底佔據,意味著無法自由彎曲。
這種傳統技術常見的問題是:彈簧會出現應力點,導致緊急狀況時固定器無法正確脫離。隨著刻滑技術興起,我們需要能在轉彎時完整運用雪板,這便要求滑雪板固定器具備彈性。

「浮動式」固定器
具備專業知識者會立即理解普通固定器(有兩個固定點)與浮動固定器(一個固定點加一個可動點)的差異。這種設計透過允許固定器某部分(多數情況下是後跟)移動,為靴子創造活動空間。
這由壓力調節。當雪板彎曲壓力增加時,固定器會感知並移動,以適當方式回應,並在壓力減小時逐步復位。
需特別說明,這些系統皆屬被動式,換言之,它們不會主動影響雪板行為。此特性至關重要,因為多數中高階固定器通常是疊加元件,會影響雪板性能。例如Tyrolia的Power Select、Marker的Selective Control或Salomon的Propulse。
毫無疑問,所有中高階固定器都採用浮動式安裝。以下三大系統因其歷史意義和/或先進技術而被選為代表。

Tyrolia Freeflex®
此系統問世已逾十年,是最早實現前後端聯動調節間距的設計之一。儘管近季新款(Freeflex® Pro、Power Select)新增附加功能,其核心系統始終如一,仍展現卓越成效。
Salomon Pilot
這些固定器在2000-2001雪季曾是革命性創新。除了無工具安裝特性,它還是對雪板自然彎曲干擾最小的系統之一。關鍵在於固定點數量:傳統固定器需7-8顆螺絲,而Pilot僅用兩根定位銷。這避免損傷板芯(鑽孔時不可避免),同時消除所有剛性區域。
Völkl Motion
堪稱現今頂級固定器之一。其創新iPT Wideride系統提供的接觸面積僅比普通固定器大30%。此外,固定點更靠近雪板邊緣,使滑雪者能更精準傳導力量。同時,衝力傳遞更直接,帶來更優異的邊刃抓地力。
與Marker合作開發的Völkl Motion固定器無需螺絲,透過預裝於板芯的導軌固定,並以手動方式鎖定中央部件。最終成果是輕量化且不干擾雪板性能的完美組合。

缺點
凡事皆有利弊。首要問題是專屬性:現代系統需與雪板內建結構配合,意味著特定固定器僅適用特定雪板。對某些人而言,這或許是優點,因為無需苦惱如何選擇固定器。
第二項缺點是價格上漲,畢竟舊款(或較舊款)固定器無法安裝在我們的舊雪板上,而價格通常是享受這項運動的重要考量。

事實上市場趨勢已傾向雪板與固定器整合設計,這確實提升了整體性能表現。況且,幾乎所有雪板製造商也生產固定器,既確保銷售優勢,也讓我們只需經歷一次挑選裝備的痛苦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