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練習滑翔傘飛行。為了更好地了解這項美妙的運動,我們將探討它的歷史、不同部分以及它作為冒險運動的現狀。
滑翔傘的歷史
1978年,一群法國跳傘員開始訓練精準著陸,從法國米於西最陡峭的山坡上起跑起飛,而不是支付飛機拖曳的費用。這樣做不僅證明了它的可行性,還引發了一場變革。漸漸地,他們忘記了最初的目標,開始追求更長的飛行時間。

為了追求最佳滑翔效果,他們開始對降落傘進行首次改裝。當登山者發現一個可以裝進背包的降落傘能從任何山頂起飛時,他們立即將其納入探險活動中。就這樣,滑翔傘從跳傘員的實驗變成了一項廣受歡迎的活動,先是受到登山者的青睞,隨後成為自由飛行的選擇。

降落傘、風帆衝浪、三角翼和登山服裝的製造商紛紛投入生產數千個滑翔傘,不斷改進其空氣動力學性能、飛行效率、滑翔能力和安全性。與此同時,比賽和紀錄挑戰也開始出現,先是追求飛行時長(1985年5小時20分鐘,1988年11小時25分鐘),後來轉向飛行距離(1990年75公里,1998年355公里)。
如今,這項空中運動已在全球各地普及,成為一種簡單且相對流行的飛行方式。
滑翔傘的組成部分
滑翔傘利用空氣動力學和大氣上升氣流來爬升、保持和在空中移動,因此它絕對屬於輕型滑翔機家族。
滑翔傘是一種非常簡單的飛行器,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 翼面,即上方的傘衣
- 懸掛系統,指的是連接翼面和飛行員的繩索
- 座帶,看起來更像一張椅子
作為一種滑翔機,滑翔傘的飛行既不依靠比空氣輕(如熱氣球),也不依賴引擎(如飛機或任何類型的動力傘)。滑翔傘能夠懸浮在空中,主要依靠重力作用和翼面的精心設計,這種設計使其能夠實現無動力滑翔。
- 翼面。滑翔傘的翼面有多種類型,但它們都遵循相同的基本結構。它們由尼龍布或聚酯纖維製成,並塗有聚氨酯或矽膠以抵抗紫外線。其設計包含多個部分,這些部分經過策略性排列並加固,以提高耐用性並提供飛行所需的空氣動力學性能。這些部分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前緣、後緣、穩定器、肋條、氣室及其開口。
- 懸掛系統。這是將飛行員與翼面連接的關鍵部分。它由一系列繩索(也稱為懸掛線